不可否认的事实之如何作笔记

昨天从王府井回来的时候,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妹子捧着一本浑厚的《教育学》课本研读,妹子翻到《教育学与人类发展》这一章开始从头看起,时不时开始勾勾画画做笔记。

今天我就来跟你们科普一下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常见的做笔记方式。

横线式

这是最最最常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做笔记方式,表现形式为在你认为重要的语句下面划上横线,就跟这句话一样。当然这种方式也有拓展,有些人嫌划横线不管炫彩,于是买了各种颜色的荧光笔,然后在认为重要的语句上一抹,到了晚上关掉灯就会一闪一闪亮晶晶,看见就会很闹心。

为什么说横线式是性价比最高的做笔记方式呢,这个“性价比”要怎么理解?我想当过学生的人,大概在小学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大学就算了,真会有老师在意你笔记?),总会有那么些个老师,把记笔记当成一项作业,尤其是语文老师,总会让你去预习新课文的时候做上相应的笔记,但这个笔记是什么,我到现在上了大学都没搞明白,老师说把你不懂的东西记下来,可是对于这篇新课文,我踏马全都不懂啊。于是,为了掩盖我的无知,又为了保证作业的保质保量完成,我找出了整篇课文里最长和最短的句子,在它们下边都划上了笔直的横线,为什么说是笔直的呢?因为我用尺子了,为了确保笔记的质量,这样别人翻起来就会说,“哦,这人还是做了笔记的,还是很认真的”。

当然还有些人比较拼,他们认为全篇课文都是重点,而且这些人也是酷炫,他们拥有各种各样颜色迥异的荧光笔,他们把整篇课文都用荧光笔描了上去。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不是一个只有一种色彩的单调的世界,于是他们掏出所有荧光笔,五颜六色的,从红黄蓝三元色开始,到各种衍生的绿色黄色紫色,一种颜色淼一句话,周而复始,焦灼更替,从开头到结尾,从宇宙的诞生,到世界的毁灭,像彩虹一般延伸,极致的笔记,莫过于此。

反复式

当然,有些老师对你条条划划并不满足,觉得你不认真,非得让你写出字,而且还得是大段大段的字。虽说我从小就是嘴炮,瞎扯什么的信手拈来易如反掌,但总归得动脑子,太懒了,不爱动。

于是我得想一些能让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但又能让手写出东西来的办法。转念一想,你的老师真的会去看你的笔记吗?尤其是你记得密密麻麻的时候,肯定不会啊!?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肯定不看。所以老师其实只是一个句逗密集爱好者嘛,于是我很快的就发现,我们的课文之所以能成为课文,是因为语句优美、深谋远虑、涵养深刻,正是笔记的完美素材,于是你会发现,我小学的语文书,初中的政治书,高中的历史书,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课本所记录的内容。

这种反复试的笔记法,还广泛运用于我的大学读书笔记,虽然我有百分之九十的读书笔记是自己瞎吵吵弄出来的,但仍然有百分之十,实在懒得去编,就把书找出来,用随机数法,从书本前三分之一页,中间三分之一页,后三分之一页中随机抽一页,然后抄一个段落,最后加一些承上启下的句子,读书笔记の完成。

空白式

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笔记的精髓。

为什么从小到大我给人一种差学生的感觉?因为我不做笔记。也不是懒得做,其实每当看到漂亮的笔记本,我还是很有欲望书写的,但说真的,真不知道该记些啥,尤其是大学之前的课堂。

大学课堂,很多没有课本,老师不屑于用课本,我们不屑于买课本,老师嫌课本 low,我们嫌课本贵,于是一节一节没有课本的课产生了。大多数老师都是有课件的,而且一般来说课件都涵盖了上课和考试的内容,但也有些老师,比如 Maxlai,Maxlai 的课,很精彩很生动,PPT 也有,但这个 PPT,我觉得大概就是一个提醒老师要讲什么的东西,大概就是属于老师的“备忘录”,Maxlai 讲课,看了一眼 PPT,比如上面有一行字:“xxxx”,于是以“xxxx”开头,引申出一连串与 PPT 毫不相关的内容,但又很重要很精彩,不得不记。有些老师很古板,比如 APEC 某首席嘉宾,不爱用 PPT,靠嘴讲,blablabla 了一学期,最后说考试内容就是他讲的内容,于是得有笔记。

但是中学时期,我是真不爱记笔记,中学时老师讲的,不就是课本的内容么?翻来覆去,就是个看课本的问题。其实想来想去,我在大学所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什么的,好像都是“看课本”的问题。

老师问我:“这学期我所教的内容,你还记得多少?”“报告老师,只记得一半了”,三日后,老师又问:“这学期我所教的内容,你还记得多少?”“嗷,现在只记得三分之一了”,又过了三日,“我教的内容,你还记得多少?”“啊,卧槽,都忘了!”,老师露出笑容:“很好,那么你上课有作笔记么?”“没有啊老师”“没笔记!?诶,那正好,今年又可以挂一个了嘿嘿嘿嘿”

世间武功,唯快不破,如果你不记笔记,大概是最快被挂的那个。

虽然我从来没被挂过。

一个有关“不可否认的事实之如何作笔记”的想法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