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上网二三事 2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外一些很棒的服务和网站在我国无法正常访问,例如 Google。

但“无法正常访问”不代表“无法访问”。通过使用代理服务器可实现穿透防火长城(GFW)1,访问被屏蔽的网络和服务的目的,即我们所说的“科学上网”。常见的科学上网方式包括:

  • VPN(虚拟专用网络)
  • shadowsocks 及相关衍生项目(如 SSR 等)
  • 其它方式(如修改 host、DNS 等方式)

VPN 是最常见的科学上网方式,几乎所有设备、所有操作系统都提供了 VPN 连接服务,毕竟 VPN 最原始的目的并不是用来科学上网2,但也因此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性。但 VPN 也并非十全十美,对新手而言,VPN 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方便地对 IP 进行分流(分流直连与限制的 IP),另外在自动连接方面 VPN 也不是很便利(包括 Mac 和 iOS 平台都不能很方便地实现自动连接)。

继续阅读

我的 Chrome 工作环境

这几天一直在 Chrome Web Store 找各种各样的 Chrome app 和 Chrome 扩展程序&插件。其实 OS X 用的好好的吧,看着 Chrome OS 一步一步完善,本着不折腾会死的原则,以及简洁至上的本性,这几天一直忙着打造一个适合一般用户(像我一样的在校学生)的轻量级的 Chrome 工作环境。使用 Chrome 的一个好处是资源占用小,方便快捷,在配置较低的设备上有着不俗的表现,并且可以深度整合 Google 服务以及上网职能。不过必须事先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轻量级的 Chrome 工作环境,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使用专业软件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工作环境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以下需求为我的个人标准,一个在校大一学生,专业为经济学下的贸易方向,参与正常的学生工作)

继续阅读

我想要一台 Chromebook

这几天新闻媒体充斥着各种各样有关 Chrome 的消息,从 OS X 版 Chromium 支持 App Launcher,到 28 版本开发者 Chrome 支持独立通知中心,再到各类有关 Chrome 与 Chrome OS 还有 Android 的讨论,Chrome 再度成为 Geek 们的焦点话题。

也许 Chrome 在 Mac 上没有 Safari 好用,在 Windows 上没有搜狗,360 等本土化浏览器好用,以及 Chrome 还有老牌对手 Firefox。应该说这些浏览器不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都丝毫不逊色于 Chrome,但如果从一个完整的系统生态来看,Chrome 不仅雄心勃勃,还卓有成效。

继续阅读

Google 与科技

Google I/O 上,拉里·佩奇(Larry Page)说:【科技改变世界】

我自己常跟别人说:【科技改变世界】,即使你不承认它在改变世界,好吧,科技的确在改变我的生活——

小时候,爸爸妈妈裤腰带上别的是寻呼机,拨打寻呼机的号码,在这个不到巴掌大的机器上会显示来电者的电话,然后就可以找个电话按这个号码打回去。没错,寻呼机是不带接听和拨打功能的,它仅仅告诉你,有人要找你了。

后来有了手机,黑白屏的,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然后黑白屏的诺基亚上有了黑白的贪吃蛇。

继续阅读

逃离苹果

这几天同学手机丢了,要买新手机,让我推荐一下,我推荐了 HTC ONE 的国行版,不仅是 HTC 新款旗舰机,更多的是推荐其双卡双待——然后被批用双卡双待的都是屌丝。

不管屌丝不屌丝,我都有这个需求,首先,我需要联通 3G 的网速,移动 EDGE 网络我实在不能忍。其次,校园内联系我需要用到飞信,而飞信的短信推送只有移动用户能使用。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原来的联通卡需要联系初高中同学以及打给全国各地(联通全国统一资费),移动卡方便北京的同学联系免得产生高昂的长途话费。事实上我是非常希望换一台双卡双待的手机的,但一直没出现合我口味的,而 HTC ONE 确实是从外观到硬件再到系统都非常合我口味。我想我下一台手机也许就是它了,但也只是也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