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其实并不是源于 ofo,商业化的共享单车才是。从我 12 年刚来北京上大学的时候,北京已经在三环内部署了市政有桩的共享自行车,凭市政交通一卡通按小时计费,一小时内免费,随车配备车锁,归还回车桩算用完。市政车的缺点在于用完还得还回去,你不还就是有问题。骑市政的自行车,就如同被拴着线的风筝,总是要被扯回到地上去的,即使挣脱了束缚着的风筝线,那就变成了有问题的风筝。
在我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突然听说北大搞出了一个 ofo 小黄车,正值滴滴火爆之际,ofo 的意思就是自行车版的滴滴。小黄车的产生是有现实背景的,北大作为北大,不大怎么能叫北大,北大占地面积 2000 亩,除了教学区外,在北边还有一个以未名湖为主的野区。北大吧,说大也不大,因为教学区集中在南边,离宿舍区不远,平时上课走着去也没问题;说小也不算很小,北边虽然说是野区,但也不能不去,毕竟体育课还要到北边打卡。许多北大人在关于要不要买自行车的问题上,其实很纠结,有不少人觉得宿舍离教学楼这么近,走着去完全没问题,买个车花钱不说,万一被偷了还心疼,自行车的维护还是个问题,刮风下雨难免都会把车搞坏。很多同学在大一入学的时候跟风搞了辆自行车,但随着时间的漂移,丢的丢,弃的弃,骑车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会觉得自行车是种累赘。
ofo 出现的时候,旗帜鲜明地说自己方便,方便的意思就是你想骑就骑,不想骑了放着就好了,换句话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ofo 骑的时候解决了自己的交通问题,不骑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车放哪、车会不会丢、车要不要修的问题。因此 ofo 迅速在北大校内火了起来,对于那些自行车使用频率低的同学来讲,有个 ofo 可以骑,至少对自己来说是只赚不赔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 ofo 诞生在了北大,而不是清华呢?是不是清华的人太木讷了,想不出这种好点子?在这里不能黑清华的人,只能说清华太大了,太大太大了,你在清华里走是真的要走断腿的,虽然有校巴,但校巴的适时性太差了,所以在清华,人手一辆自行车,根本不用纠结,在走断腿面前,一切的纠结是没有意义的。人人有车的清华,ofo 没有发育的空间。
ofo 是从北大出来的,随后慢慢扩散到北京各个高校,ofo 在最开始的时候非常强调共享,鼓励同学们共享出自己的自行车,如果你把车共享给 ofo,那么你就能终身免费骑 ofo,因为你很“共享”。去年毕业之前,我一个同学把自己的破车共享给了 ofo,成功得到了终身免费骑的资格。但在我们学校,共享的精神已经深入每个同学的内心,用完 ofo 不锁,造福下一个使用者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ofo 一开始确实让人享受到了共享经济的红利,但现在却在越来越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共享自行车本来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应该是为了提升交通效率,但实际上呢,ofo 真的是在浪费时间!ofo 起点比较低,最开始的车,是真的从同学们手里共享来的,刷上黄色的漆,配上密码锁之后就投入使用,由于使用范围仅仅只是学校,车辆的损坏率也没那么低,投入数量少,维护起来也没那么复杂,两年前的 ofo,使用体验还是非常好的,至少车能骑,铃铛坏了也不影响骑行体验。
后来 ofo 厉害了,拿了钱,开始自己生产车,车看起来比以前高级了不少,但 ofo 却开始走疯狂扩张的套路,疯狂地投放新车,旧车就不管了,放任其自生自灭,力求以数量取胜,既不配备定位设备,也不设置电子锁,旧款的密码锁一用用到黑,在车型上也没有创新。这就导致了 ofo 自行车,盗用率非常高,记住 ofo 的密码,再把 ofo 牌子扯掉,这辆车就是你个人专属了。别人开不了锁,ofo 也不知道究竟是谁霸占了自己的车。当然这都不是问题,大不了这些“私人车”我们不骑就算了。另一种情况就是,ofo 的密码锁太原始了,去百度一下都能找到免费开锁的技巧,ofo 的锁被多怼几下基本就坏了。
ofo 的车实在是太“脆”了,动不动就坏,坏到什么程度呢?ofo 的车坏到已经让人的心态产生了变化——在街上看到一排黄灿灿的 ofo,第一反应是这里面也不知道能骑的有多少,还是不浪费时间了;而如果在街边看到孤零零地一辆 ofo,那么可以直接断定这是一辆坏车,逻辑就是好车早就让人骑走了,你没被人骑走就说明你是坏的。都已经有这种想法了,还能指望 ofo 什么?这种心态的变化是有原因的:
在 ofo 大张旗鼓开始扩张,而摩拜还在研究 lite 车怎么回事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没有其他共享单车的戏份。我家附近 ofo 很多,摩拜偶尔能看到一两辆,平时上班我都是先骑我自己的自行车去地铁站,耗时 10 分钟,然后坐地铁上班。有一天,我的车出了问题,骑不动了,走去地铁站得 20 分钟,多花这 10 分钟,那我上班是铁定要迟到了。于是我寻思出去找辆 ofo 骑着去地铁站吧,ofo 虽然没有自己的车好骑,但好歹不至于会迟到。我到楼下一看,虽然是早高峰,但是还是能看到四处散落着将近十辆 ofo,我想这下应该稳了,上班不能迟到。于是我掏出手机,选了一辆看起来最新的 ofo 打算开锁。结果这辆最新的 ofo,他的锁被卡死了,密码锁根本转不动。好的,我在 ofo 应用内点了报修,然后转下下一辆。后面发生了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我见识到了自行车坏掉的一百种方式,像掉链子这种程度的损坏已经是最平常的了,有的车座位一坐就塌;有的车把松了,控制不了方向;有的侧面看车外号无损,走过去发现轮胎有问题,它根本不是圆的;有的没有脚踏板;有的刹车线断了……还有的我就记不清了,总之那一天,我是边走边找可以骑的车,结果就是花了二十分钟一路走到了地铁站,后面的事情就不说了。总之,你作为一辆 ofo,你没被人骑走,那你就是有问题!
现在,你走在大街上,那么多的共享自行车,如果你选择了 ofo,那么你选择的就是浪费自己从拿出手机开始,打开 APP,扫码,到最后愤怒离开的时间,非常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