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Dropbox?

很久前我就想写一篇关于网盘的软文了,近几年国内各类网盘如雨后春笋一般,基本只要是个有门面的互联网公司,都会往网盘的领域插一脚,百度、金山、腾讯、360 都不例外。国内的网盘有个显著的特点——特别喜欢比大小,比容量的大小。两年前百度云为了推广自己的移动客户端,送了我 3T 的容量,即使是现在百度的扩容套餐的上限也只有 100G(只是,为什么这个图标有一种 Dropbox 的既视感…)

4129b85bgw1enfgj27rmkj206a07cjrq

当时的 3T 在我看来实在是非常非常大的一个数据量,一个鲜明的对比就是我的桌面硬盘,需要插电的那种,它的容量也是 3T,在我天天疯狂地用 ipv6 下载电影之后,总算是填满了一半(这也是为何有一次因为分区表出了问题导致硬盘数据全部丢失之后我心痛不已的原因),百度云在两年前这种有钱任性的行为,直接让我把我的众多数据都丢了歌备份到百度云上。后来腾讯金山 360 等纷纷开始秀空间大小,容量由几 T 开始慢慢飙升至几十 T,再到后来的无限容量。只是说实话,后来这些网盘空间再大,我也没正眼瞧过他们。


国内最早的网盘,应该是 115 网盘,最初接触 115 网盘是在我高一暑假时,也就是 2010 年的夏季,ROM 作者把打包好的 ROM 上传到 115 网盘,一些私密性的内容还需要提取码才能查看和下载,只不过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现在几乎没人用 115 网盘了取而代之的,用的人比较多的,应该就数百度网盘了。(不得不吐槽一下,现在 115 网盘的界面实在是太不友好了,看着就不舒服)

后来出现了华为网盘,但在我印象中只是昙花一现


Dropbox

我使用的第一个网盘是 Dropbox,一路跌跌撞撞坎坎坷坷走到现在,Dropbox 在我手中从初生少年,到而立岁月,到现在年过古稀,其重要性一直没有改变过。最初使用 Dropbox,我只是简单地追求 Access Anywhere,也就是随时随地都能访问到我的文件,所以我的 Dropbox 充斥着各种相片,作业文件以及一切我觉得我可能会用上的东西。随着照片的增多,2G B的初始空间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事实上一开始我就觉得 2GB 肯定不够我用,并且当时并没有照片上传扩容服务),因此我便开始遵照 Dropbox 的官方指南开始免费扩容我的空间,经过几天的奋战,我的空间现在已经有 20GB 大小了,这在当时的我看来还不够,但容纳我的文件已经绰绰有余了。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 Dropbox 的 http:// 连接并没有被墙。

后来当我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我的数据量开始增多,我也发现许多应用程序(大多数是国外的应用)同样使用 Dropbox 来同步他们之间的数据,例如 Day One 和 Alfred。许多应用由于经费问题,并没有自己的同步系统,于是使用 Dropbox 进行同步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Dropbox 提供了 API),例如 IA writer 就是使用 Dropbox 来同步文本文件的。我的 Dropbox 使用量第一次突破了 10 个 G,同时由于 Dropbox Photo Upload 的扩容功能,我将自己手机的照片也完全同步到了 Dropbox 上。这段时间几乎达到了我使用 Dropbox 的顶峰,甚至我还把 .IPSW 文件和 OS X 的升级文件(每个都是几个 G 的大小)都放在了 Dropbox 中,Dropbox 近乎成为了电脑的根目录。在我后来将 Dropbox 文件进行迁移时(大部分数据转移到了百度云),建了个文件夹 Dropboxed,来存迁移过来的文件:

4129b85bjw1enfkkk7uq4j20pr083gop

后来 Dropbox 就莫名其妙地被墙了,原本可访问的 https:// 连接现在也无法访问了,使用 Dropbox 开始成为一件麻烦的事儿——首先你得翻墙,然后才能访问你 Dropbox 内的文件。这种局面带来的影响就是原先 Access Anywhere 已经不复存在了,要想在其他设备上访问我的 Dropbox 文件,我得先打通访问 Dropbox 的通道。同时,由于我在 Dropbox 中的数据日益增多,20 个 G 的容量开始不能满足我的需要,借由百度云 3T 空间出现的契机,我开始将 Dropbox 中的数据转移到百度云网盘。被墙和容量不够这两个因素,使 Dropbox 开始不再是我的主要网盘

随着互联网和软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始支持同步功能,Dropbox 已经不再适合当一个纯粹的“网络硬盘”,Dropbox 的小容量使它更适合当一个同步软件数据的工具。对我而言,Dropbox 已由一个存储文件的内容型网盘,变成一个同步数据的同步型工具。值得一提的是,Dropbox 作为一个老牌网盘,其稳定性一直以来都广为人称道,我从 10 年开始使用 Dropbox,一直到现在数据都没丢失或损坏过(百度云倒是搞丢了一次,后来在回收站找回来了),而且大部分支持同步的应用程序都支持 Dropbox 同步(只有极少数高逼格或者标新立异的软件对 Dropbox 无感,例如 OmniFocus 等一系列软件),甚至还有以 Dropbox为 依托而建立的博客平台 Farbox(文章最后我放了 Farbox 的宣传视频)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作为一个同步盘,Dropbox 仍然是我所有网盘里地位最高的一个。


百度云

百度云颇有继任 115 网盘的趋势,开启全民百度云的时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百度云成了分享文件的大众平台,千千万万的资源在百度云汇集(就看你有没有能耐找到他们了)。百度云的网页版界面我特别喜欢,而我喜欢的UI有两种,一种是简洁得不能再简洁的面板,上面只有想给你看的东西;另一种就是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你想要的东西都有,就仿佛自己的工作室一样。百度云就是后者。

百度云的推广方式很简单粗暴,但也很有效,在最初网盘还不是那么普及,容量还是什么关注的问题的时候,一掷千金送豪礼,3T 容量免费送。这一举吸引了不少百度云的忠实用户(包括我)。包括后来又是免费送的离线下载,又聚集了一批电影爱好者。(不得不说百度云的离线下载着实删了迅雷一大巴掌)

对我而言,百度云有两个功能,一个存放数据的地方——Access Anywhere 从未变过;和分享文件的平台(毕竟以前用 Dropbox 的分享链接,许多人都打不开)。后来百度云添加了许多新功能,比如同步手机通讯录、聊天记录、短信等(这些功能所要求的权限大概只能在 Android 上原生支持吧)。

说句良心话,如果最初送 3T 容量的不是百度云而是 QQ 网盘,那估计现在我用的就是 QQ 网盘了。


坚果云

坚果云是我最看好的国内网盘。在模式上,与其他厂商拼容量不同,坚果云存储容量是无限的,限制的是上传和下载的流量。每月的基础上传流量是每月 1G(下载流量是 3G),一般来说是完全够用了,流量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从其他网盘转向坚果云带来的庞大数据转移;每月月底流量见底。坚果云的付费套餐说贵也不贵,每月¥20(一顿饭钱)。不过显然坚果云的个人业务只是其业务的一小部分,看着坚果云满屏的企业内网服务器搭建便知,坚果云主要的目标市场是企业用户,我甚至在他们的使用名单中看到了:

4129b85bjw1eng9dnx0hkj205801bmx2

这不阻碍坚果云成为一个优秀的个人网盘,以及一个优秀的同步盘。从坚果云的首页介绍来看,它对自己的定义是同步,而不是存储。坚果云的同步功能非常赞,电脑客户端会非常详细地显示你对文件的操作,是添加删除还是修改,而大多数网盘(例如 Dropbox),只会显示你最近同步的网盘内容。

我的坚果云用来存储和同步我的课程文件,这属于我最常使用的文件。至于为什么不用百度云,因为百度云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每次更新列表耗费的时间都特别长,而且百度云不支持局域网同步,而 Dropbox 的同步由于往往是后台同步,走不了局域网,而坚果云对局域网的支持相当好,我的几百兆的课程文件,在局域网下几秒就同步完成了。局域网同步的意义在于,由于我没法随时带着电脑,这些课程文件很可能在突发情况下需要我从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进行编辑或展示,说白了,局域网同步就如无线数据线一般,只不过和一般的局域网同步工具不同,坚果云还可以存储在云端。

如果坚果云支持的软件够多,取代 Dropbox 不成问题。


目前我使用的网盘格局就是

  • Dropbox→同步数据
  • 百度云→存储文件
  • 坚果云→课业文件

其实使用 Dropbox 那段时间,我还用过 Skydrive 和 Google Drive。

微软的 Skydrive 曾送过 32GB 的容量,使我一度想把我的文件都转移到 Skydrive 中,但最后为什么没有,大概与 Skydrive 没有一个好用的桌面客户端有关吧。

而谷歌的 Google Drvie,由于可以在 Gmail 中直接从 Google Drive 中添加附件,我也想过要将文件迁移到 Google Drive,不过鉴于谷歌的访问速度一直表现不好,所以后来我也放弃了这个想法。

与 Skydrive 和 Google Drive 擦肩而过,大概就叫天时地利人不和吧。


Farbox 宣传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M4MDM2ODEy/v.swf

一个有关“Why Dropbox?”的想法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