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高考完了,上了大学,成了别人口中的北飘一族,不知不觉我大学第一年也结束了。高考结束后许多人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描述和记录自己的整个高中生活然后写博文写长微博什么的成了最普遍最火的方式再配上几张图片那整个高中生活算是圆满了。
去年高考完本来也想着文章来一篇但一直懒得动加上天生爱折腾的属性忙着折腾新设备和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于是这事儿就被搁浅了,感觉自己的高中生活特别不圆满,上了一年大学过了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参观了未来的学校认识了未来学校的人今天偶然打开 QQ 邮箱把邮件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看到了以前高中阶段的一些邮件感觉高中生活好遥远不就毕业了一年么。
今天要来给高中生活圆满一下就当是夜到深处人有情怀念和追忆一下高中生活罢了。
高二暑假由于有特殊因素本来只有十天的假期硬生生地被扯到了三十天幸福来得太突然就像现在突然说我们知行楼群有望年内装好空调一样,高二暑假去深圳玩麻麻给了我两千块让我好好玩于是这些钱被我拿去在华强北买了一部新手机也就是我的第一台 WP7 手机 Mozart,当时 WP7 刚起步什么都没有我毅然决然跳进这个坑跟自己说高三了这么一部手机既赚足面子有可以让自己安心学习因为这部手机除了电话短信其他什么都没有。结果最后就是天天折腾这部什么都没有的手机企图无中生有。
在过完一个疯狂的暑假八月第一天第一天上课下午本该有时间自由活动结果班里意外地呈现了一副全民学习的漂亮场面这就算了到球场一看也是寥寥无几的几个人悻悻回到班里大家都在认真学习让我觉得这个社会都怎么了这不才高三第一天么学校的动员大会都没开呢着什么急啊。事实证明三分钟热度什么的并不是闹着玩的一个星期后班里就没这么好看了说话的说话吃东西的吃东西玩手机的玩手机球场上又恢复了往日生机勃勃的场面。
说我从高二分班后就分在 12 班但高三上半学期属于 11 班下半学期属于 8 班,文科班男生本来就不多,到了高三男生们的打球积极性锐减下午下课后基本都是慵懒地揉成群呆在教室里,在自己班里找人打球就跟打水漂差不多好在隔壁就是 11 班是理科班打球踢球的人特别多而且总有那种还没下课就能跑出去占篮球场的天才,有天时有地利最后就是11班每次打球都是八个人加我一个正好 9 个三三三分刚刚好于是我就这么成为 11 班的一分子但仅停留在打球这个方面上。11 班的人篮球水平正好符合正太分布我虽然打的不怎么样但也算是正太分布中的少数每次打球都能有个不错的成绩,由于本事和 11 班的人关系就好所以球场氛围十分和谐。
高三上算是我高中时期打球打得最多时候了基本上达到每天下午都打的情况并且每次大伙打完以后纳尼都会和我单练好久,于是几乎每次我们都打球打到六点半要知道学校规定六点四十要到教室七点准时晚自习况且我们还要洗澡。高三上我的球技不退反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混在11班打球而没有窝在自己班里闹腾。
2013.7.25 17.55 更新:
高三上学期我的成绩一直处于不稳定中的稳定状态也就是在全年级排名中一直处于 20 到 60 名之间在班里稳定在前十但是这样的成绩让我很尴尬要说自己是个好学生嘛年级排名太弱了要说自己学习不好又有班级前十。当然爸爸妈妈也没过分要求我成绩如何只叫我最后高考要考好就可以了事实证明我确实是沿着这个逻辑走下去的,后来了解到许多同学为了提升自己的成绩纷纷牺牲了周末回家的时间留在学校自习这个叫周末留校
当然这个也是要申请的学校原则上是不允许本地学生周末留校的不过高三了以学习的名义自然申请起来便利得多,于是我便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老妈的支持下申请并通过了周末留校。
突然想到一些事儿这里先穿插一下:
首先说一下庄牧羊这个同学,庄牧羊这个同学第一次知道他是高一的时候他参加了我们学校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演讲倒是没什么,才艺表演是亮点,算了庄牧羊什么的还是另开一贴来说吧。
然后是高三上有一次班主任家访,当时不知道怎么了脑子被门挤了还是反正是期中考试考得不错特别得瑟脑子一发热就邀请班主任来我们家家访,后来一想我是有病么这不是引狼入室么人家巴不得班主任别来我还把班主任往家里请。结果就是根据安排班主任根本没时间在原定于周六一天时间内赶来我家,不过班主任倒是非常负责在第二天自己打车来到我们家进行非正式访问。后来据反馈班主任并没有如预期般地把我在学校的各种不良行为抖出来不过事实也说明了班主任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好学生从后来班主任的言论可以看出。然后为什么要说家访这事儿呢因为这次家访直接决定了我高三下学期周末留校的情况。
继续刚才的周末留校
说到周末留校的事儿,在高三一开始的时候学校就有组建一个 23 班(我们一个年级是 22 个班),这个 23 班从每个班里挑选出拔尖学生对他们实行特殊培养以冲击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等高端大气的活动,23 班的学生平时上课在自己的班里,周末进行强化训练也就是他们被学校强制周末留校了
于是我的基友海昇和牧羊就这么被剥夺了周末回家的自由。所以不管是从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我很愉悦地同意了周末留校这件事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基友们周末也在学校这样我周末在学校就不孤单了。
然后由于每个班周末留校的学生都不多所以说如果每个学生都住自己的宿舍那么会造成很多一人独霸一个寝室的情况所以学校为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学校原则上是把一个班的几个学生编到同一个宿舍这样每个宿舍至少有两人多的会有四人以上,然后因为我们宿舍最终只有我一人选择周末所以令所应当我是不能独霸我们宿舍的于是鉴于基友的召唤以及为了避免独守空房的寂寞我便在周末般到了海昇宿舍这样加上我在他们宿舍就有五个人当然除了我其他的都是八班人这也奠定了我高三下学期拥有美好的留校时光的基础。
第一次周末留校的时候发现我们班加起来周末留校的人数居然达到了了两位数当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彻底惊呆了。
说周末留校一般分解为五部分当然这也是我主观的分法对于学霸而言大概就是学习学习学习学习虽然这也是我妈妈一开始的初衷:
首先是周六下午四点多下课回家的孩子们忙着坐校车回家从这个时间开始正式进入周末留校阶段当然我们可以自由活动于是大家写作业的写作业玩手机的玩手机打球地打球,当然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当然不是打球而是看电影了。当时正是神探夏洛克
上映时期于是每个周六下午等人都走了我便溜到八班看这部英剧由于学校条件比较好有大块的投影面板于是当我们把窗帘拉上门关上里边儿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电影院,不过自从有一次年级组长不知为何五点多了还留在学校于是我们的小型电影院被迫解散于是我们以后看电影只能围在讲台周围看电脑那小小的屏幕老师一来赶紧切换到ppt界面美其名曰学习但从那次以后就再也没有老师会周六下午五点多还在学校徘徊的。当然到五点半六点就是吃饭时间了周末人少但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的饭菜比平时好吃许多而且种类也丰富了许多,周末留校是得自备碗筷的但如果有本班橱柜的钥匙也可以用本班的餐具于是我就一直混在八班人群中一直都是用的八班的餐具,当然在食堂吃饭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外卖啊周六老师们都不在加上学生们回家的混乱场面叫外卖什么的才是最激动人心的,至于怎么激动人心那也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了。不过大多数人也是打球打着打着就忘了吃饭直接回宿舍泡面洗澡,有的潇洒地定了外卖然后在操场挥汗如雨等外卖来了直接捧回宿舍享用。当然在宿舍洗澡这段时间会爆出各种好玩的事儿比如有些人难得的歌声只有在这个时候会张显出来。
之后的晚自习这个没什么好说的,有老师来视察当然没法想干什么干什么,好在我们只是在自习而 23 班的孩子们在上课,还是那种大尺度高水准的课。但少不了有些人还是能在老师眼皮底下干一些反人类反社会的事儿。
晚自习结束当然是最美好时刻的开始了,周六的晚自习只有两节课不到九点就下课回宿舍了于是在下了课的这段时光我和海昇以及海昇的小伙伴们经常结伴玩手机看比赛看电影比如下午没看完的神探夏洛克之类的。总之虽然没有电脑没有 iPad 只有手机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一群欢乐青年的欢乐生活。在我以为所有留校人都是这个节奏的时候无意间推开了隔壁宿舍的门……
嗯好的,你们继续学习我先走了
当然每次周六我们都会闹腾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这也是常态了,所以第二天早上是七点有早餐吃八点早自习但是由于昨夜尽情欢乐所以我们大概是得七点五十分才起床所以吃饭什么的……
大概早自习和晚自习是一样的节奏不过经常就是晚自习把作业写好了早自习我一般是在
玩手机
早自习结束侯就是,又是闲散时光大家玩的玩打球的打球吃饭的吃饭然后大概就是回宿舍补觉了,大概周末留校就到此结束了,洗洗睡一觉等童鞋们回校吧。
2013.7.28 1:40 更新:
我一直认为我的高三过得十分快活,当然我的爸爸妈妈也这么认为,虽然对外都说是因为我心态特别好,但我知道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有手机可以玩,当然不是那种只能打电话连发信息都捉急的手机。你们可以认为我特别没出息,但确实是手机陪我度过了那痛苦的高三。
高三上学期用的是暑假去深圳华强北买的莫扎特,当时 WP7 是个什么水平,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因为那时候基本没人知道 WP7 是什么,不过好在在暑假由碎总推荐认识了把我领进 Windows Phone 大门的好基友 sinCerus,在我不敢发微博怕被老妈知道的时候是他陪我在推特上有一句没一句的扯淡。人家是保送生我是苦逼高考党。
本来以为用着功能匮乏的 WP7 会收心学习,但智能机就是智能你想让它白痴都不行,我每天都在想着怎么给它加一些新功能,每天都会关注新开发了什么软件,由于各个软件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要和开发者沟通很容易,因此我有一段时间把自己的微博名改为 @WindowsPhone体验 赚了不少粉丝,UC 还送了我一个松鼠公仔。
由于 WP 的特殊原因即使越狱(解锁)了要安装未签名的软件仍然要电脑,我天真地想用学校的电脑部属软件结果 WP 最低要求系统版本是 Win7 我们学校教室里的电脑还是 Windows 2000。以至于后来 DFT 出了一个可以从手机端部属 IE 未签名软件的 ROM 让我在学校不用焦急地等着周末回家或者新软件上架 Market Place 了。
在高二的时候我隔壁座儿有个男生,拿一本废旧的英语词典,把中间部分挖空,恰好可以放进一个手机,然后用 502 胶水把除了封面以外的部分全部沾了起来,做成一个玩手机神器,把手机放进去,老师来了把词典一合上,毫无手机痕迹。由于制作有瑕疵,所以他把这个神器送给我,我把这个神器带到高三,放在课桌柜里,把封面掀开,平时在桌柜里玩手机,有老师来就把手机放到词典里,把封面盖上。有的老师心思多,会往桌柜里瞟一眼,有了这个神器,老师再怎么瞟也瞟不到手机。
后来我把神器明目张胆地放到桌面上,我用一堆书架起了了一个隔间儿,把神器放在隔间里,值得一说的是,我的座位非常神奇,做第一排,靠窗,不靠走廊,同桌的书架恰好挡住了来自讲台的视线,从走廊外边儿望进来也会被挡住,所以只要不是走到我跟前,是看不见我玩手机的。当然老师要是靠近,把神器塞到隔间儿里,老师也不知道。
高三上的时候玩手机还比较收敛,只在下课玩玩,以及晚上回宿舍在被窝里玩玩,到高三下就发散了,因为寒假的时候买了第一部 iPhone,早就知道 Cydia 有无限的可能性,从此折腾之劲儿倍增。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妈在高三这么特殊的时期给我买 iPhone,后来老妈说是我整天惦记着,怕影响学习,不如买给我好收心,但事实是心根本收不住。
到了高三下,仅仅下课和回宿舍折腾手机太憋屈了,加上教室有 WIFI,于是索性上课也把手机拿出来耍,后来统计了一下,数学课是玩儿的最多的课,每节课都玩儿,碰上考完试讲评试卷,是整节课都在玩。当然与数学老师半人半仙的性格有关。语文老师眼尖,偶尔耐不住了拿出来耍耍,政治老师是班主任,不敢太岁头上动土,英语老师爱走来走去,没什么机会,历史老师温文尔雅,玩的次数比较多,地理课实在太无聊,不玩对不起自己。
在学校耍手机,充电是个大问题,iPhone 不能换电池,只能直充,带了移动电源,但也只能充两次半,所以借用学校的电源是关键,教室白板后面有插座,在那充电老师看不到,但有时候晚自习会有老师突击检查,所以一般选择上课阶段充,讲台下放置电脑机箱的柜子也是个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 USB 接口,也有插座,并且可以把手机放到机箱后边,老师看不到,要找也麻烦。我一般都是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就赶到教学楼把移动电源插到白板后面,充一个上午,玩一个上午手机然后中午回宿舍给手机充电。或者晚自习结束把移动电源放在白板后面充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来拿,这种方案可以两天充一次。
有时候玩的过头了,晚上在宿舍十二点多一点才睡,在宿舍玩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一般的生活老师混熟了不收你手机,但难保年纪组长政教处不来查,比如有一回宿舍六人基本都捧着手机自娱自乐,班长非常高调地举着手机玩,而我们都在被窝里,这时年纪组长破门而入当场捉奸在床把班长手机收了,我们都及时关闭手机屏幕并且在被窝里没被春雷收走,第二天班长跟班主说这事儿的时候班主笑呵呵地说没事。
一开始睡前关手机,为了省电,后来养成了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开手机刷微博看新闻,边刷夜边看,后来索性不关手机了,睡觉就开飞行模式。
学校以前出现过盗窃事件,手机是贵重物品,于是随身带着,放在裤兜里,冬天还好,夏天裤子薄,很容易被看到,所以总是非常小心,后来放书包里,以至于上体育课都要背着书包,就怕手机被偷。
高考前一个星期在校复习,特别浮躁,复习不下,所以那一个星期我天天折腾手机,一天充两次电,由于已经不上课了,纯粹自己复习,老师也不怎么管,所以玩起来无拘无束,高考前一天晚上下了限免狂野飚车六,玩了一晚上到十二点多才睡,但好歹我睡得特别好,那些早睡的睡前背诵复习的,据说都失眠了。
在学校玩手机风险很大,运气不好被没收了就得高考后才拿得回来,有些还拿不回来。
手机的事儿大概就到这,引用学长一段话:
告别高中,步入大学,生活,真的和想象中不大一样了。 打个比方,在潮实,虽说明令禁止带手机,mp4 什么的,还不是都偷着带,因为,每晚睡前的听歌简直比吃饭睡觉还重要些。再比如,课外书有时总是比睡觉更受欢迎。步入大学后呢,虽说可以肆无忌惮地带着手机什么的了,可睡前听歌的情绪却变味了,而上课(已经没什么上课的感觉了)谁还带着本正儿八经的课外书去呢?并非说大学很无聊,只是人,高考完,也就变懒了。
上了大学,这股折腾的劲儿再也没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