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意义

我干嘛要活着?

这个问题我从小就开始思考,我始终相信有无数的人和我一样,从小就想着“我活着是为了得到什么,我为什么而活着,以及,是谁让我活着”等一系列带有哲学色彩的问题。

想了这么久,也有十几二十年了,无果,眼看着哪天就要被人捅死了…活着干脆自己就跳下去了…算了,反正能活着就算不错的事儿了。

既然没法思索出结果,那来考虑一下过程吧——我活着到底是个什么样?

一到三岁的事儿都记不清了,大概和其他孩子一样吧。

四岁我在幼儿园,五岁也在,为了不上幼儿园我敢从幼儿园大门口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横穿过去,然后凭着记忆跑向隐约中家的方向——事实是方向反了,然后结果就是被拎回幼儿园并被斥责了一顿。

六岁上了小学,我清晰地记得由于观察出老师不是天天检查作业而成为班里第一个欠作业的学生——然后就成为班里第一个被请家长的同学,然后大概也许可能由我引起了一阵欠作业狂潮,进而老师开始天天要求检查作业。我深深地觉得自己影响了学校班级整个教学组织和管理结构,无形乃至有形中给老师增大了工作量。

九岁读了三年级,开始学着自己回家,开始流连学校,开始开辟学校周围各种可以玩的地方,比如学校边的各类生活小区,研究各种生活小区的布局构造,然后在天黑之前赶回家。然后告诉爸爸妈妈我在学校写作业,最后被揭穿。

十岁的时候买了第一个掌机,成为每天上学盼着放学的盼头之一,在第一次斗胆带到学校时被班主任没收,至今未取回。

十一岁到十二岁开始想着升中考,升初中名为电脑派位就近原则,实则有一所学校可凭高分优先录取,以及各大民办初中争先恐后赶在电脑派位前录取。因此本是一场闹着玩的游戏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争。然后就是有各种考试,各种题目,以我十岁左右的心智看来,这种架势完全不亚于高考。然后五年级和六年级由于想学学不进去,以及不想在民办初中挥霍父母的钱财,升中考就被电脑派位就近原则了——我被发配到最北边的一所普通初中,然后我家在最南边。看着那群上着凭高分优先录取的学校的同学们,我妈告诉我:

“宁可做鸡头,也不要做凤尾”

十二岁的 9 月来到了这所普通初中,进去的第一天想着,我要在这所学校度过三年呢,三年呢!在漫不经心的第一次月考中,我漫不经心的考了全班第三,全级第十二,虽然是在“这么”一所中学,这个成绩还是让我产生了无尽的优越感。接下来的三年里,用我妈的话说,就是我稍稍一努力,就成了“鸡头”。在这所初中,我看尽社会百态。早早知道了什么叫黑道,我目睹过打群架,目睹过钱财勒索,目睹过砸教室。我也懂得如何与黑道的人相处,知道如何做一个在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在社会人眼里的好哥们。最后,我以为我能咸鱼翻身考入百年名校结果就是如原以偿地少考了 20 分,然后身边一直被我死死压制的可爱的同学们一个一个都考得比我强了不是一点两点。

十五岁的 9 月我来到了被广为诟病高考作弊董事长牛逼的民办高中——这是一所被认为只会读书以分数为唯一目标的高中。然后我就在这所大家都是学霸的学校里流浪,上课说话被老师骂,考试成绩差被叫去谈理想谈未来,早读一群人睡觉结果我被要求打电话给家长结果拯救了其他人。高一看着光荣榜上总是那几个人心里在吐槽着考试黑幕后来一想黑幕你妹啊。高一期末因为一个人把分班表上的理科改到文科再改到理科再改到文科。高二以为自己能在文科班中建立自己的歌剧势力,结果被一对姐妹败得一塌糊涂。然后突然有一次尝到了全级前 30 的滋味。然后我试着和哥们打赌,追一个女生,然后一个月后分了。后来喜欢上另一个妹子,以及另一个的另一个,另一个的另一个的另一个。高三,当我惊奇地发现和我一起玩的同学们都不和我玩了,都和书本玩去了,然后我开始自己一个人玩,我得感谢我的手机们,陪我度过了高三那段寂寞的时光。如果有人来问我学习的事儿,我只能说我把该学会的都学会了,仅此而已,顺利地把我知道的东西写在高考答卷上,交了上去。

十八岁,我来到人民大学,开始我的大学生活。我不想与学生会发生关系但总会有各种交集;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见识了各种各样奇葩的事情;我参加了 129 合唱;我混入了合唱团。到现在,我还在和各种各样的人发生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

这么回顾了一下,发现自己真的没为了什么活着,简单的说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有一种自生自灭毫无使命感的感觉——我到底要干什么?我怎么知道!!

我曾经给自己定下过各种各样的目标,我说过我高中绝不去一个书呆子一样的学校,我说过我绝对不读文科,我说过我大学绝对不去人大,我要去复旦,结果是这些目标都往相反方向发展去了——我所知道的不可能,它们都变成了可能。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如果想不明白我干嘛要活着,不如来想想我死后会是什么样。我要想想我要怎么死,是跳楼呢还是服毒呢还是被人一刀捅死呢?算了还是累死算了。

我要是死了,我爸爸妈妈应该会非常伤心吧,辛辛苦苦养了我19年,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投入和产出明显不成正比啊。毕竟看着 19 年也会有感情。同样适用于我的长辈们。

我要是死了,我们寝室就会空出一个床位,我的舍友会如何面对这空出的一个床位呢?会不会他们觉得 1208 阴气太重然后都搬出去,还是说,大家都被保研了?那这样好像就死有余辜了。好像这个词不是太合适,反正就是死得特别伟大,让舍友都保研了——那他们应该都会永远记住我吧。

我要是死了,我那些朋友呢?也许没什么差别吧。也许认识我是很多人的不幸,我死了这个社会也许会好一些。可是我要是死了,下学期 129 合唱男高音就少了一个声部长,新生合唱我们班就少了夺冠的希望。

我活着,为了我父母,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我高三的时候说过,我要改变这个世界,像乔布斯一样,即使乔布斯只有一个,但改变世界的人不止一个。有时候想着,人的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比如我有时候单纯地觉得,活着单纯地就是为了活着,为了看到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去触摸能触摸的一切,去感受能感受的一切,去体验能体验的一切;或者,活着是为了收货快乐,仅仅是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又或者,我活着,是因为我有一群又一群的朋友证明了我是活着的,让我有了存在感,我感谢这些朋友们,不管是喜欢我的不喜欢我的,至少让我知道自己还活着。

我被问过会不会自杀,当时我说:“为什么会?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死了多不值!”现在想想,如果有人来问我这个问题,我还是会这么说,但实际内心里却无数次想过死亡的场景——也许我的一生只是个梦?也许在人界之外还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些无尽的未知数让我一度对死亡充满了好奇,一探究竟的本性让我有过从12楼跳下去的冲动,并且让我从一个害怕死亡的正常人变成一个期待死亡的有心里问题的孩子,并被叫到心里咨询中心里聊了聊——但我真心不怕死亡,坦荡荡的。

濒临死亡的人,以为自己濒临死亡的人,以及不知道濒临死亡的人,还有不知道自己会死的人,大概脑子里想的东西都不一样吧。真正走到人生尽头的,应该也没什么遗憾了,至少是活过,哪怕是有什么事情没完成,那也许就是命的安排,轮不到你的终究轮不到你,没什么好遗憾。以为自己濒临死亡的人,在一阵躁动过后,也会回归人性最质朴的平静。不知道自己濒临死亡的人,也许是最浮躁的一群人。而不知道自己会死的人,嗯,自己看着办吧。

那么,我干嘛要活着?写了这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活着这个话题太沉重、太深刻、太哲学。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定义我的人生,人生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变数,也许某一天我突然就不想活了,就跳下去了。也许某一天我突然懂了,顿悟了,回来更新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也说不定。也许明天我有新的感悟,又写一篇《我就要这么活着》,变数这么大,世界这么美,我们何必将自己束缚?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