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得有点晚,一是内容有点儿多,二是我写得比较墨迹,给大家道个歉,但面包总是有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熬夜看了 WWDC,但至少我是守着电脑挂着 VPN 从头看到尾的,躺下去一觉睡到十二点半,醒来一看果然全球各大媒体都在报道这场果粉的盛宴,可惜的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抨击苹果 WWDC 2013,抨击的重点千篇一律地集中在了 iOS7,在以下文章开始之前我先借用一下 @庄牧羊 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你行你上啊!”
WWDC——全球苹果盛宴
每年 WWDC 都会带来各种各样或多或少的惊喜,比如去年的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Display 和今年的 Mac Pro,iOS7 当然也算惊喜之一但是此惊喜非彼惊喜,按照 WWDC 的发布顺序我是不会把 iOS7 第一个拿出来讲的,这和许多媒体不一样,因为我不想把苹果看成一个只会倒腾 iOS 的公司——即使现在的 iOS 看起来好像就是苹果的全部了。
WWDC 全称是 The Apple Worldwide Developers Conference——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从名字上来说,这个大会是为开发者准备的,是给开发者们展示苹果最新的产品和技术成果,这个大会在 1983 年的时候是这样的:
“与会者需要签署保密协定,人们像参加秘密仪式那样见证了 Lisa 的初次现身。为防媒体与大众知悉,开发者只许眼观耳听。”
也就是说,这个大会最初不是为普通消费者准备的,而是为了笼络开发者并壮大自身力量,虽然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WWDC 已经越来越不能保密了,到今天已经是“不管你是不是开发者,不管你用不用苹果产品,甚至不管你知不知道有苹果这个东西”都会被全球各大新闻媒体扑天盖地的报道压死的节奏了。开发者看这个大会是想了解苹果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后,找到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东西,以及进一步完善自己开发的产品——比如 iOS7 发布后,开发者们一边得尽快让自己的应用适配 iOS7,另一方面还得抓紧时间重新设计应用的界面和图标以适应 iOS7 的整体风格。或者,开发者觉得苹果这个产品真是挫爆了根本没人会用索性就不更新自己的产品了,当然,这只是个玩笑。而对于用户来说,每年关注 WWDC,则是看有没有新产品新功能自己用得上,或者是可以拿来耍帅,有则善,无则善吐槽,剩下一些人,看 WWDC 无非就是看看苹果是怎么吹牛,然后自己学习一下罢了。总之就是,开发者看利益,用户看体验,无畏者看看吹水。
苹果从来就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用别人瞎操心。
## Mac
首先是 OS X 10.9,苹果开了个玩笑——Sea Lion,苹果不会因为想不出猫的名字而推迟 OS X 的发布,因此此次的 OS X 的命名就完全与猫无关——Mavericks,或者你认为这场开发者大会是由达拉斯小牛队赞助的,但我觉得把这个关系反过来一下也许会比较符合逻辑。
本次 OS X 的升级带来了诸多我认为非常有用的升级,在此之前,我先引用越狱指南的观点:
“OS X Mavericks 让我们的感觉是,它遵循了发布会之前的那些谣传,也就是系统 UI 扁平化,确实,我们在这些展示中,确实看到了扁平化和非拟物化的 UI。也许是希望遵循苹果一贯保持的简单的法则。人们都说非乔布斯的苹果不像苹果,我觉得不然。乔布斯的苹果是乔布斯的苹果,库克的苹果是库克的苹果,库克没有必要去遵循乔布斯的那种想法,因为乔布斯如果没有教会世人任何事情,他也最起码告诉了大家,
Follow your heart.
跟着你的心走。
Don’t waste your life living someone else’s dream.
不要浪费自己的生命去追随其他人的梦想。
这也许就是库克想要的苹果。UI的修改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苹果公司整个的一个 Face-lift。
很多人都在说苹果这样那样做已经不是苹果了,以及抛出各种苹果没有了乔布斯就怎样怎样的言论,最后再加上诸如“对苹果失望了”“不会再用苹果了”等这种言论,然后在苹果新产品发布的时候再抢着买。
其实从来没有人定义过苹果到底应该怎么样,乔布斯的苹果是苹果,难道库克的苹果就不是了吗?难道就因为你的一句话苹果就不是苹果了吗,如果你死死地限制苹果是什么样,也许你一辈子都看不到你想看到的苹果,这就是我的观点。以及有些人说,乔布斯如果复活了看到现在的苹果会怎么怎么样,他如果还在位,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乔布斯退了,盘旋上升了,你拿乔布斯来说事儿不就是吃饱了撑着么,这和说“毛主席要是活着看到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怎么样”不是一个意思么?有意思么?这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节奏么?
接着说 OS X 10.9,本次带来的新功能:
## iBooks
iBooks 自带 iBooks Store,支持各类教科书(虽然国内资源特别少),支持书内多媒体播放以及书内作笔记,并且必然的,iBooks 支持 iCloud 同步,虽然现在云服务非常普遍但我仍然要说这是个非常非常赞的功能,iBooks 总算是实现了全平台覆盖。对我而言,iBooks 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改变教科书行业,而这也正是苹果所想的,试想一下,你在家里用 Mac 复习的时候遇到一个问题,然后在 iBooks 上做好笔记,第二天上课的时候直接就可以在 iPad 上看到昨天复习时做的笔记了,虽然这个功能看起来很简单,但没错,在简单的东西上做到完美正是苹果擅长的。
另外,抛开此次的 Mac 版 iBooks 不讲,苹果的教科书战略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教育产业,我曾经为每天背着宏观经济学英语读写教材组织行为学微积分的书而惆怅,如果把这些全部装进 iPad 里,那我觉得我会非常乐意继续使用 iPad。但是比较可惜的是,书本资源在国内实在是太少了,这些东西要实现起来,确实是,有点儿难度。
另外,关于 iBooks,如果你觉得我说了和没说一样,那我只能说,这种东西的发展和前景在几年前就已经被大家说烂了,你觉得我说了和没说一样,那说明你已经听过这个故事了,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都是苹果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你听过很多遍,但你还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 Maps——苹果地图
对于网络上大批量多方面高档次的对苹果地图的批判,我只想说,至少我用起来没有网上说的那么不堪,相反,我个人对苹果电脑的评价是很高的,在用户体验上比谷歌的要强。实际使用中并没有出现漂移、偏离和数据不准确的现象。
我倒是特别期待 Mac 上有一个好用的 Maps 客户端,微博上有人说 Google Maps 的网页版比苹果地图好用,那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我是希望在 Mac 上有一个像样的 Maps 客户端,是苹果的最好。
来说说地图的功能,除了和 iOS 版地图功能大致相同外,还支持从 Mac 端将地图信息发送至 iPhone,同样,这是个老故事,换个地方讲,还是比较新鲜的。
## Calender——日历
没什么说的,iCal 一出来那扁平化的设计让人忍不住就来了一句“卧槽!”,基本是 WWDC 开到这才基本确定了扁平化的风格,在日历上算是变化最大的,原先的皮革风格,到现在的…..贴贴纸 Style?画风变了倒没什么,来看一看功能:
地图,天气,还是算了吧,不拿这个来凑字数了。
## Safari——还是 Pass 吧
以上的几个新功能,应该都算是老故事级别的功能,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大家在其他地方听过故事,接下来的几个功能,有老故事也有新故事,但总之是让人耳目一新让我言之有物的东西:
iCloud Keychain,是一个让 1Password 泪奔的功能,支持多平台的钥匙串同步,也就是你在电脑上记录的密码信息将会自动同步到你的 iPhone 和 iOS 设备,另外给密码生成功能点赞,只需记住 iCloud 的密码,其他的密码均有 iCloud 生成。另外信用卡信息自动填充这个功能,嗯,你敢把信用卡信息交给 iCloud 管理么?
如果你是个经常忘记密码的人,那 iCloud Keychain 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功能,你可以不用记忆你的众多密码们,只需记住你的 iCloud 密码,其他的密码就交给 iCloud 管理吧。
Multiple Displays,这个功能我算是等了好久了,此前的多屏显示,能很强烈地感觉到自己在使用一台电脑,而现在的 Multiple Displays 会让你有同时使用多台电脑的感觉,每屏独立的菜单栏,独立的 Dock,独立的任务操作,一个屏幕的全屏操作并不会影响另一个屏幕——唯一的缺点就是,它们得共用一个键盘,一个鼠标,不然真可以拿这个多屏显示来联机打 Dota 了。(嗯我不会打 Dota)
Notification Center,可以在通知上进行快捷操作(快捷回复短信邮件编辑日历),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此次通知的修改能提升使用软件的效率,但幅度不高。
Finder,老故事,值得赞的老故事,Tabs 和 Tags,Tabs 不用多说,你参照你电脑上的浏览器,即使是 IE 现在也支持 Tabs 功能了。Tags,也是老故事,但确实是一个值得赞的故事,可以说是智能文件夹简化版的,将有相同属性或你觉得有相同点的文件标上标签,在标签页里可以查看来自不同位置的文件,借用一句话叫做
“苹果这是在用生命削弱文件夹的概念”
其实我想说,这不就是 Win7 上的库么!!
然后介绍的,就是 OS X 10.9 的新技术了,有 Timer Coalesing、App Nap、iTunes 高清回放节能优化、可压缩内存等。
你可以完全不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我也不再讲这些是什么东西(不过如果你想知道细节的话,可以直接问我嗷)但是你应该知道的是,这些新技术所做的,是提升你的 Mac 的性能,降低 Mac 的功耗,加快 Mac 的速度,提升你的用户体验。
这次苹果是把这些功能都说出来了,你知道了有这些功能,但很多时候,苹果并不会选择将这些功能讲出来。总有人问,OS X 从 10.7 升级到 10.8,iOS 从 5 升级到 6,都有什么新功能,然后一听没什么改变就开始喷。其实苹果每一次升级,内部都包涵了各种各样的优化和改动,这些你看不到的东西,在你实际体验中却可以感受得到,苹果不想拿这些技术细节当噱头,但如今在市场和用户的紧逼下不得不把技术拿出来说事儿,不知为何内心有种淡淡地忧伤——一句“提升了 Safari 的流畅度”却比不上“我们的 Safari 能让你变得更酷,除此之外没什么新功能”。有时候我真的想在大街上飞奔,质问——“这个世界怎么了!”,功能比不上界面,界面比不上概念,概念比不上价钱。嗯,大概现在的社会就是这样吧。
接下来该是硬件了——Macbook Air,今年的 WWDC 到 Macbook Air 发布的时候,我一拍桌子差点儿把全寝室的人都吓到了——还好我之前没冲动买 2012 款 Macbook Air,不然到 WWDC 该是后悔一生了。
新版 Macbook Air 采用 Intel Haswell 处理器,在图形处理和续航能力上有着极大的提升。如果你觉得这么定义很模糊,那么给点实在的数据参考——我的 MBP 是官方标榜的7小时续航能力,在不联网的普通文档编辑处理和 PS 下能支撑 6 到 7 小时,联网工作续航能力在 5 小时以上,按照一天一个大学生普通大学生活中最忙碌的一天来算,将会有半个小时的 Presentation,一个半小时的计算机作业与练习,一个小时的 Photoshop 图像处理,一个小时的其他作业,一个半小时的网页浏览总共五小时电脑使用量,可以刚刚好将电脑的电量用完,当然,考虑到有突发事件或者高强度的电脑工作,我一般会把电源线带上。但是新版的 Macbook Air,11 寸既可达到 9 小时续航能力,保守估计高强度可达到 7 小时使用时间,那么即使你每节课都不听课只顾自己玩电脑,一天满课下来你的 Air 仍然能有剩余的电量。而 13 寸的 Macbook Air,以 10 小时的续航能力为准,基本上一天下来,除去 9 小时睡眠时间,1 个小时的发呆时间,2 小时的无电脑作业时间以及偶尔听课的 1 小时,那么剩下的时间你都可以肆无忌惮地用你的 Macbook Air 了。这就是 Haswell 的力量。
对于 Air 新的 SSD,我只能说,那个速度暂时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Macbook Air 升级,去除了 64GB 版本,最低配也是 128G,但价格仍然和原先 64GB 的一致,并且老款 Macbook Air 降价幅度达 1000RMB,不论买新款老款,都极具性价比。
然后就是,重头戏,Mac Pro,怎么说呢,我只能说许多人都没抓住重点,显然今年 WWDC 的主角应该是 Mac Pro,我仍然要引用一下越狱指南的文字:
“也许最能描述这款产品的一句话,应该是 Phil Schiller 放完视频的一句
Can’t innovate anymore, my ass!”
“不能再创新,才怪!”
这句话也许是一句玩笑,也许是苹果对那些苛刻职责苹果不能再创新的一句强有力的回赠。可以说,Mac Pro 这次的亮相,颠覆了所有人对 Mac Pro 的期待,这是一个刚性十足的产品,代表着性能的最高水准,却被放入了如此圆润,甚至可以说是娇小的一个机器里面。这个只有老款 Mac Pro 几分之一大小的机器,这个可以堪称“艺术品”的机器,让人们看得目不暇接。
-
Intel Xeon E5 12 核处理器
-
最高可达 40B/s PCIe 带宽
-
高达 60GB/s 1866MHz DDRc-EC 内存
-
高达 6GB VRAM AMD FirePro Workstation 显卡,可达 7 Teraflop 运算能力
-
PCIe 闪存,1250MB/s
-
一体化散热系统
-
革命性风扇
-
6x Thunderbolt 2 接口
-
20Gb/s 速率
-
串联高达 36 个 Thunderbolt 设备
-
4K 输出支持
-
-
4x USB 3.0 接口
-
HDMI 1.4 接口
-
802.11ac 无线
-
美国本土制造
以上这些是苹果这次 Mac Pro 的大概数据,正应了一句话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苹果,携手这款 Mac Pro,必将再一次引领有一个潮流。”
分析数据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总之就是一句话——Mac Pro 很牛逼,相当牛逼。在 WWDC 那一晚上我室友问我:“Mac Pro 的配置还不算是顶配,激动毛线”,说实话,跟苹果讲配置就一点儿也不好玩了,不论是 Mac 还是 iPhone、iPad,苹果什么时候引领过配置的潮流,视网膜屏算一个,但之后呢?用低配玩出高水准才叫本事。但此次的 Mac Pro 确实在配置和制作工艺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还有一个数据,新版 Mac Pro 的体积仅仅是老款 Mac Pro 的八分之一,完美利用机身的每一方寸,看了苹果官网的 Mac Pro 介绍页面,会不由自主地感叹 Mac Pro 超前的工业设计。
对于 Mac Pro,吐槽搞笑都行,但请不要鄙视它,如果你总觉得苹果这么设计有哪里对不起你,我就说一句话,这句话在文章开头已用大字体标出。
另外,有人问我,现在没见有几个用 Mac Pro 的人,市场份额这么小,苹果要它何用?——请不要用大众眼光去看待一件小众的艺术品,苹果在迎合了消费者一波又一波的需求之后,仍然没有忘记自己骨子里那铮铮的傲气。
能看到这的,必定不是水流软货,接下来要说的,就是大家最关注的iOS 7.
本次 WWDC 介绍 iOS,库克现在场上吹了一会儿水,当时我旁边俩哥们对我说:“我们先去把冰火这集看完,你那边吹水吹完了告诉我们。”,事实证明库克吹完后,他们的冰火刚好结束。在放完 iOS7 宣传视频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那些守在电脑手机前看直播的人,估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种或许淡淡的或许强烈的“卧槽!”情怀,没错,至少我们寝室仨是直接没忍住了。
关于 iOS7 的功能,今天距离 WWDC 已经有 3 天了,媒体该报道的也报道了,由于可以绕过开发者验证,想尝鲜的童鞋也已经尝够了,因此功能方面我就不多说了,仅仅谈谈 iOS7 的看法。
首先是 @池建强(Mac技巧)所说的:
“iOS 7 这次基本上是颠覆了原来的整套 UI,我非常钦佩苹果的勇气,大家想想,之前的 UI 已经用了很多年了,如果不是苹果公司这个大牌子撑着,估计早被骂出翔来了。虽然目前大部分人非常怀念和喜欢,但还能持续多久,再美好的东西都会疲劳(娶了女神的感受下),与其让用户抛弃,不如自己抛弃,不破不立,现在这套 UI 虽然毁誉参半,但相信会不断进步,一家有勇气的公司值得钦佩。”
他的观点由他自己概括就是“「不要,在乎,这些,细节」,反正你们迟早会喜欢上它的。”
@寻找风中的回忆 说:
“熬夜看 WWDC 2013 iOS7 真心让人失望,没多少亮点,反而越来越像 Android(典型的代表:MIUI)。看来两大智能系统阵营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始融合化了,互相吸取精华,互相学习进步。不过也好,以后不管是用 iPhone 还是 Android 机,体验差距越来越小了。”
很多人总是问我对这次的 iOS7 有什么评价,说实话我真没什么评价,仅仅谈看法:
-
正如我前面所说,不要总以为苹果就得怎么样,iOS 就得怎么样,不这样就不是苹果了。这种逻辑毫无根据,苹果可能是追求完美追求严禁的苹果,也可能是追求创新不顾细节的苹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就如同你家里的家具总是那么摆看久了也会厌烦,苹果大刀阔斧地改革 iOS,本来就不是一件坏事儿,就如同我以前曾经提到的“是要不稳定的新事物还是要稳定的旧事物”,苹果只是从后者变为了前者,历史的进步总是需要改革者的推动。我以前说过苹果不会一次性大刀阔斧地改革,但事实证明我错了,我也认了,苹果改了,至于怎么样,交给消费者去评判吧。请不要在开发者版发布时就假装自己很有学识地进行一系列的批判,正式版还没出普罗大众还没用上瞎嚷嚷有意思么。
-
关于 iOS 的图标,该吐槽的就吐槽,我没什么意见,因为新版本总会出现各种违和,就如 Safari,是一个连我都觉得不能忍的图标。但是总体来说,图标没有那么多槽点,吐槽的人也许是由于风格突变有那么一点不适应,但我的观点和 @池建强一致,你们迟早会喜欢上这套 UI 的。正式版没出,什么都不好说,也许 Safari 最终的样子会比现在好,也说不定。
-
抄袭和借鉴。这个是说得最多的,从 iOS4 的文件夹开始,就开始关于苹果与 Android 关于抄袭的纠纷。到 iOS5 的通知中心更是如此,而 iOS6 的分享也掀起了小小的风波。这次的 iOS7,算是将这种争论推向了高潮,扁平化设计始于 Windows Phone 的 Metro 界面,后来被 Android 借用并发展成独特的 Holo 风格,而 iOS 则一直走着拟物化风格从未改变,但从 iOS6 开始一些细节的变动似乎昭示着 iOS 也将迎来扁平化设计风格。此次 iOS7 UI 界面的改动基本贯彻了扁平化设计的思路,并加入了 3D 特效效果。只能说扁平化是一种趋势,苹果顺应了这种趋势,无可非议。有人说苹果这么做和 Android 还有什么区别?——为何要有区别,是为了表示你用苹果你牛逼么?用户体验差距缩小应该是好事儿,人们也不用为了选择哪部手机而纠结了。差异化竞争在 Android 和 iOS 上已经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了,没有人会因为 Android 手机有 NFC 而 iOS 没有而放弃 iOS,因为那已经超出普通人的认知范围了。
-
苹果与越狱。本次 iOS 的升级中包含了多项原先只能通过越狱来实现的功能——比如锁屏下拉通知中心,活动的时钟,快捷开关,无限文件夹等。可以说,越狱社区为苹果带来了诸多创意,曾经有人说:“iOS3 + Jailbreak=iOS 4、5、6、7、8、”,这的确没错,越狱为我们的 iOS 设备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同时也有人坚守着老版本的 iOS,认为有了越狱后新版本 iOS 都没什么,但我要说一个观点——原生终究是越狱无法比的。
-
最后关于 iOS7 的开发者版,大家尝鲜一下也罢,但我仍然不建议普通用户升级,首先是 BUG,目前 iOS7 的 BUG 多到没法忍,并且苹果不允许软件商针对开发者版提交 APP 的更新版本,其次是关于备份的问题,我们寝室就有个同学因为不慎同步将原来的备份覆盖,导致大量数据丢失。对于越狱用户,盲目升级将导致您的下一次越狱将是至少三个月以后。
本来以为关于 iOS 我要说很多,但最后发现自己说出来的不过也就是这些内容,因为不论一个产品如何,在没有真正使用过之前还不能下定论(神马?你说你用过预览版?你拿微信朋友圈发个文字试试?),而不管 iOS 怎么变,好用才是王道,你会在意其实 Windows 是学习了 Mac 的图形界面么?(况且图形界面一开始也不是 Mac 才有的)无论谁学谁谁抄谁,用户用了舒服才是王道,侵权这种事儿又不是我们该管的。
写了这么多发现…….好吧没有一万字,中间一些引用感觉太多余了全删掉了,文章包括了我对这次 WWDC 七成的想法,还有三成实在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说还没能形成文字,也许以后融会贯通了也会写出来。我对 WWDC 的看法都是积极的,希望以此给各位被媒体批判冲刷脑子的同学一点儿正能量,苹果也是一个公司,需要变革,就像多么完美伟大的人都要放(和谐)一样。如果你实在觉得苹果太次了,没品位,档次低,那我只能说:
“你行你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