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很新的 iPhone

最近非常热的两个问题:iOS 7 和 iPhone 5s(或者 iPhone 6),我同学问我:

“我想等下一代 iPhone 出后买新 iPhone,但是现在看三星 HTC 的新手机再看 iPhone,感觉 iPhone 是被完爆了,4s 到 5 完全没什么革命性功能”

也有说法说苹果在走下坡路,没什么创新能力了,要不行了。从 iPhone 4 潮了一把之后,苹果的 iPhone 似乎没什么大改变,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把 iPhone 的脸加长了,你要说 Siri?这种玩具也能称得上变革?现在看来苹果似乎是被三星的各种各样的创新打败了,不止三星,其他厂商也一样有将苹果踩在脚下的趋势。

Google Nexus S 在 2011 年就支持 NFC 功能,iPhone 到现在没支持,HTC有 beats 音效,iPhone 啥音效都没有,三星 Galaxy S4 开始支持眼球追踪,iPhone 也没有,而且照这个趋势下去下一代 iPhone 似乎也不会有。

那苹果到底是在搞什么?那些年说好的创新呢?

关于苹果创新性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对新功能与旧功能的选择与权衡。苹果每年拿那么多专利肯定不是闹着玩的,一群世界顶尖的工程师也不可能每天在办公室里打瞌睡,苹果不是没能力往 iPhone 里添加 NFC,而是找不到一个完美的方法将 NFC 融合在 iPhone 中。苹果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一直在追求极致——在经历了 Siri 之后——苹果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目标。(说实话,Siri 也只是在功能上无法与 Google Now 比肩而已,在形式上还是非常有苹果范儿的,但显然苹果并不满足于形式主义)

即使我坚信一句话:“能拿来卖的新功能一定是经过精心调试的能达到日常使用程度的新功能”,三星是,HTC 是,大厂是,不知名的小厂一般也是,但“能日常使用”也分水平,木凳子和沙发同样是凳子,也能日常使用,但坐在沙发上肯定要比木凳子舒服。(但值得肯定的是,如果你是个学霸,显然木凳子要比沙发适合你)

三星的各种新式传感器,例如眼球追踪技术,在实际使用中体验并不好,会有各种误判断的现象,或者有时候传感器根本不起作用——如果你说这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 BUG,那苹果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喜欢把事情做到极致。一切导致误操作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功能都被砍掉了,很多人问为什么苹果不把很多越狱插件源生集成在系统内,比如著名的 Zephyr(从底部向上滑动以关闭应用程序),如果我是苹果,我想我也不会把这个功能加入到 iOS 系统中,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它会导致频繁的误操作,而如果在个别软件中屏蔽该功能又会导致用户使用逻辑混乱,因此很明显,Zephyr 不在苹果考虑的范畴之内。

那么回到那个新功能与旧功能的问题上,三星每年的发布会都带来各种高贵冷艳(确实够冷,基本都没人用)的新功能,Galaxy 每一代都有亮点,每年的 Galaxy S 都领跑智能手机的“核”数,然后是各种新式的传感器和新式的交互方式,但实际使用的时候,普通用户很少能使用到这些新颖的功能,大多数人的 Galaxy S3 上,S Beam 是关着的,NFC 是关着的,划屏截图是关着的,所有的动作传感器都是关着的…而这些传感器被关闭除了个人使用偏好的原因,更多的是用户体验不佳以及使用户迷惑导致的。也就是说,我们拿到这部手机,试了试 NFC,觉得不好玩,然后,就把它关了,没错,就关了,下次打开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苹果的iPhone一直很优秀,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iPhone 以后也将会优秀,现在苹果落后于别人,是苹果想要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方式超越对手。一直依赖,苹果都是把又酷又炫的夺人眼球的新功能做成平易近人的基础功能。把新功能做成基础功能是一种苹果认为的完美的融合方式,能在不知不觉中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当然,这种做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经典的杂志阅读被做成了一个单独的书架图标那么默默地待在主屏幕上,但使用者们却很愿意去点击那个可爱的书架图标。

那么,苹果这几年的更新换代都更新了什么?应该说,苹果一直在更新的是用户体验,每一代 iOS 的升级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实际使用中细节的雕琢却使我们用得更舒服。苹果只会把最稳定的功能呈现在用户面前,至少不会是那种用过一次就被无情关掉的功能。完美是平淡无奇,容易让人视而不见的,而缺陷却总是那么扎眼,让人难以忘怀。

那么,苹果这么一次一次很不创新的更新,是否对我们的使用体验造成不良影响?还是只是削弱了你拿着手机出去炫耀去夺人眼球的资本。我只能说,苹果是在不断完善着影响用户体验的老功能,而那些耀眼的新功能,也会在经过苹果雕琢后,以老朋友的身份出现在 iOS 上。

最后,写这篇文的目的在于希望大家更关注我们平日最常用的基础功能,而不是一些花哨耀眼的新功能。评判一部手机的标准不在于它有多新,而在于它有多好用。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