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不确定 ReaditLater 算不算云服务的一种,但考虑其是基于网络的稍后阅读服务,并且也是跨平台产品,同时也是我经常使用的服务之一,所以就在我的定义内算其为云服务吧。
相比与 Dropbox 和 Evernote,ReaditLater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Dropbox 被定义为网盘,Evernote 被定义为云笔记,这都很好解释,从字面上看就知道是干嘛用的。但 ReaditLater 的稍后阅读服务可能就不是那么好理解了,很多人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
我举这么一个例子:
- 某天我在翻阅 iDownloadblog 的博文,在其中的一篇博文中,由于需要解释一个特殊的名词,引用了另一篇文章,并提供了这篇文章的链接,但当时我并没有时间去阅读这篇解释性的文章,我只想把 IDB 的博文看完。那么,我就可以把这篇解释性文章发送到 ReaditLater,然后等我有空了再去看。
简单地说,稍后阅读就是“把你来不及或者没时间看的网页聚合起来,让你在有空的时候查看”
当我这么解释给我一个同学听的时候,他问我:“为何不直接存储在书签里?”,以及我自己以前也想过的:“Evernote Web Clipper 和 ReaditLater 有什么区别?”
对于书签,Evernote Web Clipper 和 ReaditLater:
我始终认为书签应该具有长期使用性和频繁点击性的特质,也就是说,我把一个网页保存为书签,是为了以后我能更快地访问这个网页,并且是长期访问——就如同我把 Gmail 放在书签里一样,因为我要长期且频繁地访问它。我不会轻易删除我的书签,除非这个网站消失了或者我再也不会访问这个网站了。
但对于稍后阅读的文章,多数具有一次性阅读的特质。也就是说,读过了这篇文章,我只要点一个 Archive,既表示我已经读过了,这篇文章就不会出现在我的 ReaditLater 的 inbox 里边儿了。就如同我阅读一篇博文一般,看过了就看过了,把想法收拢在大脑里,让博文沉没在时间流,只不过这个时间稍为晚了一些。
而由 Evernote 剪辑的网页应该介于书签和 ReaditLater 之间,具有长期性和非频繁性——我把网页剪辑下来,是为了长期储存,但不是为了能频繁访问。剪辑的目的是为了在有需要的时候我能找到它。
关于网页,Evernote 与 ReaditLater 的关系,可以这么理解:
ReaditLater 的使用范围还不止这些——在逛微博人人的时候,经常碰到微博或人人状态里附带一个链接,于是习惯性地发送到 ReaditLater;在 RSS 阅读器里翻阅文章,来不及读了,就把文章发送到 ReaditLater。
事实上我使用 ReaditLater 的习惯比较特殊,我的稍后阅读里边的文章有一部分是微博里的链接,习惯性地发送到 Readitlater,另一大部分就是来自 RSS 了。现在看 RSS 的节奏都成这样了——一条 RSS 源,粗略扫一遍,把感兴趣的文章发送到 ReaditLater,然后剩下的直接“Mark as Read”。
然后说说稍后阅读的几个服务提供商,目前最主流的有 Readability,Pocket 和 Instapaper。Readability 用得不多(好吧其实是根本没用过),所以我只说 Pocket 和 Instapaper。
由于二者性质都差不多,就不单独列出来讲。Pocket 和 Instapaper 都提供了网页抓取功能,可以过滤掉无用信息,呈现主干内容,提升阅读体验。而 Pocket 和 Instapaper 的不同点在于 Pocket 强在中文抓取,Instapaper 强在英文抓取。所以一般来讲我的微博客户端的稍后阅读服务是 Pocket,Twitter 客户端的稍后阅读服务是 Instapaper。
而 Pocket 更吸引我的一点是其全平台免费客户端,而 Instapaer 则没有 Mac 的官方客户端,而第三方客户端还需要额外的收费(美其名曰,赞助)。Instapaper 在 iOS 平台上收费 2.99 美元。如果不是当时降价的话,我想我不会入 Instapaper,Pocket 完全就够用了。
今天由于时间原因,写的东西不是特别多,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稍后阅读,这里推荐大家阅读一篇 ifanr 的文章,关于 Pocket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