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使用的云服务(1)——Dropbox

1280px-dropbox_logo_september_2013-svg

今天把 Evernote 的笔记整理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笔记达到了 200 多条,对于专业和高级以及企业人士来讲,也许 200 条笔记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月只有 60MB 上传流量的我来说确实是一段时间以来的积累。

所以今天打算来说说我所用的几个云服务——Dropbox,Evernote 和 ReaditLater。随着桌面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服务开始冒头,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云端服务也纷至沓来。一大波云服务已经袭来的这个年代,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上述的 Dropbox,Evernote 和 ReaditLater 了。

每天工作上的各种文稿,演示文稿,电子表格等文件,除了在苹果 iWork 自带的 iCloud 里存储外,我还会随手拷贝一份到我的 Dropbox 文件夹中。iCloud 文稿过于局限,仅支持 iWork,而 Dropbox 的支持面则更广,不仅可以随时访问我的文件,并且跟应用的整合也更加密切——我实在是找不出比 Dropbox 更与应用密切的云存储服务了。

Dropbox 初始给了我 2GB 的空间,我参加各种活动以及推广将容量扩充到了 19GB。19GB 已经完全足够我使用了,甚至我的 Dropbox 显示我只使用了其中 6% 的存储空间。本来我想把我所有的照片图片都上传到 Dropbox 中,但把网速因素考虑在内后,我觉得,还是算了吧,太慢了,没那个耐心。

Dropbox 的共享链接让我很方便地与同学和工作伙伴们共享我的文件——我再也不用傻傻地等着邮件附件龟速上传,或者是傻傻地等同学上线 P2P 传文件,我只需要把共享链接发给他,然后剩下的就是他打开和下载的事儿了。

Dropbox 在我看来,除了网盘以外,更多的是一个同步工具。在没能力自己搞服务器同步数据的情况下,Dropbox 算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了,把配置文件存储到 Dropbox 中以实现同步的目的——事实上大部分的 App 都已经这么干了,而且效果良好。

iOS 设备没有独立的本地文件系统,而 Dropbox 相当于利用网络提供了这个文件系统。不同程序之间文件的共享,除了应用内的“Open in”以外,Dropbox 则更好地展现了一个基本文件系统应有的素质——从对文件的移动复制,再到文件的异步编辑,只要网络给力,Dropbox 丝毫不逊色于本地文件系统,而在小范围内的安全性和独立性更优于本地文件系统。

而 Dropbox 作为一个云端硬盘,即使你的电脑被砸烂了,你仍然可以在另一台电脑上访问你保存在 Dropbox 的完整的文件。

顺便说说国内的网盘。目前国内的网盘有坚果云,百度云,金山网盘,微盘,QQ 网盘等,可以说只要是个大公司都在推广自己的云服务。当年最早的115网盘,在当时的我看来纯粹是一个文件共享平台,我拿 115 干过的唯一的事儿就是下载文件,而后来 115 搞了会员制,分享与下载受限,然后就慢慢退出了人们的眼界(反正现在我是再没见过有人拿 115 网盘来分享文件)

国内的网盘总是千篇一律,总以为自己是颠覆时代的产品以为自己能取代 U 盘带人们进入科技新纪元。但在网络条件和使用习惯的制约下,使用这些网盘的人总是少之又少。人们只是假装自己会长期使用这些网盘然后假装上传几个文件之后就再也没打开过这些网盘。而我所知道感觉用户较多的网盘一个是华为网盘一个是迅雷快传:华为网盘前身是 Dbank,Dbank 与当时的 115 网盘共同兴起,论坛中人们分享大体积文件时一般都会使用 Dbank,而 115 自从搞了会员制以后开始衰落,而 Dbank 被华为网盘收购后一如既往地被分享者使用,要下载 Dbank 的文件也只需注册后登录网盘即可下载。但目前华为网盘也玩了非常讨人厌的一招,强迫用户安装华为网盘插件然后才提供文件下载,且不说这个浏览器插件能否真正提升用户体验,这种流氓行为本身就该被人唾弃,照这么下去,华为网盘估计也就跟 115 一样早晚都得给人掐死。然后就是迅雷快传,凭借迅雷的市场知名度以及对迅雷的整合(文件可直接离线下载,以及一些不为我知的功能),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接着就是微盘、QQ 网盘、金山网盘等,这些是既没有历史存在感又没有时代进步感的网盘。翻了各种网盘的介绍,大部分网盘客户端平台支持不全,没有任何亮点,仅仅把自己认为是一个存储空间,没有挖掘附加价值。各种网盘打着自己免费,大容量的旗号,却对细节方面不加以构思,有些网盘甚至连快速上传的通道都没有!都!没!有!

在国内网盘中,我最推荐的是坚果云,坚果云对全平台的支持瞬间吸引了我,一个轻量级软件对全平台的支持最能体现出软件开发者的努力和诚意。不仅如此,坚果云还有许多极具特色的功能,例如时光机功能(Dropbox 也提供此类功能),增量上传功能——对于大文件来说,增量上传功能尤其有用,这意味着当你修改了一个体积较大的文件,不用完整上传整个文件即可实现文件的同步,速度快,消耗流量小,实用。而局域网内同步加速,对于小组协作来说,其便利程度则不言而喻了。

坚果云并没有打着免费和大容量的旗织,但却从整体到局部都对用户体验作出了完备的解决方案。免费的坚果云用户没有容量限制,但每个月有上传和下载流量限制,上传 1G,下载 3G,供五个人共享,这对于普通个人用户来说完全够用了。简单的翻阅了一下坚果云的付费模式,确实够便宜,够实用,推荐给大家。

坚果云相较于 Dropbox,由于其“国产货”的性质,在国内的实用体验总体要好于 Dropbox,并且其没有容量限制,更适合那些长期稳定用户。而坚果云不足的地方在于应用程序的匮乏,目前并没有找到软件直接支持接入坚果云,因此也就不能达到像 Dropbox 一样的“同步”效果。当然,这也是大多数其他网盘不足的地方。

如果单纯只是作为云端存储,坚果云很不错,至少它没有广告,中规中矩的网盘,Dropbox 也一样。

另外说一句,那些靠在文件下载界面堆砌广告的网盘,迟早得死。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